从"心"出发,守护成长 | 谢科博士走进广州市黄埔区玉鸣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教师培训

时间:2025-03-28 来源:东方司乐 作者:dongfang 浏览次数:




引言




"当学生突然沉默、成绩骤降或情绪失控时,老师们如何第一时间识别心理危机信号?"


本周一,东方司乐校长谢科博士受邀走进广州市黄埔区玉鸣小学,为全体教师带来一场题为《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的专题讲座。在这场理论与实操并重的培训中,我们与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探寻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金钥匙。












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




 根据研究与实践,以下学生群体易出现心理危机,需教师与家长重点观察:

  1. 重大丧失者:经历亲人离世、失恋、考试失败等重大打击后行为异常;

  2. 突发事件受害者:遭受严重事故、灾难等突发刺激后反应失常;

  3. 自杀倾向表露者:直接或间接表达痛苦、抑郁、无价值感或死亡意图;

  4. 社交退缩者:性格孤僻,人际关系明显恶化;

  5. 物质成瘾加剧者:过度依赖酒精、药物等成瘾物质;

  6. 情绪敌对者:易怒、敌视他人,难以正常相处;

  7. 持续情绪困扰者:长期处于悲伤、焦虑状态无法缓解;

  8. 依赖增强者:对他人或事物的依赖程度显著增加;

  9. 行为失控者:出现自残、攻击他人等危险行为;

  10. 功能衰退者:学习、工作、生活能力明显负向变化。












危机干预实战:三方协作,织密安全网




 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后,需通过“班主任-同伴-心理老师”三级响应机制及时介入:


1.班主任:第一责任人,通过日常观察传递“关心、关爱、关注”,建立信任纽带;

2.同伴同学:鼓励互助文化,通过“帮助、帮扶”缓解孤立感,增强支持网络;

3.心理老师:提供专业跟踪支持,制定干预方案,必要时联动家庭与医疗机构。












心理危机干预的底层逻辑




 1.什么是心理危机?

个体因重大事件或压力,超出自身应对能力时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

2.如何识别危机?

关注情绪(持续悲伤/焦虑)、行为(退缩/攻击)、言语(消极暗示)三方面变化。

3.原因探索:

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冲突、自我认知偏差等多因素交织。

4.科学干预:

早发现、早评估、早介入,结合发展性与补救性措施,重塑心理韧性。












结尾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隐形翅膀。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守护者。


谢科博士团队将持续为学校提供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师培训、危机干预方案等支持,共同构建安全、温暖的校园环境。












东方司乐

相信品牌铸就未来




全面提升孩子六大学习能力


注意能力:能保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到说、听、看、写、想同时运用,听课效率高。


记忆能力:掌握并熟练运用至少20种记忆方法和记忆策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更轻松,效率更高。


言语智能:具有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及言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拥有较好的创新思维、逻辑推理、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


情绪管理:善于自我控制情绪、具备良好的心情调节能力。


合作能力:自信、独立,具有卓越的领导组织才能。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990-8008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院中国铁建广场C座12层1204

Copyright © 2009-2017 Cld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北京司乐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22211号-1天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